Home

By:原助 | 发布时间:2018-09-03 | 点击量:

Articles


timg (2).jpg


少见一部国产电影,

在正式上映之前就能成为大流量话题。

开播以来,

关于它的赞美以及随之而来的探讨,

已经充斥了人们的视野。



《我不是药神》是一部有社会意义的电影。

讲了一个白血病患者、药企和政府的三方故事。

主人公程勇游走在三种势力中间,成为白血病患者的代言人、药企的代理人,以及政府眼中不讨喜又碰不得的刺儿头。

让观众对白血病患者有了深刻的认知,道出了白血病群体的生存现状。

癌症能夺走一个人的生命、摧毁一个家庭,以此为题材创作电影本身就有了沉甸甸的重量。

《我不是药神》没有浪费这个题材,而是给予充分的尊重,甚至尽可能的减少艺术加工。


片中治疗慢粒白血病的天价药原型是“格列卫”,国内售价两万五,年治疗费用超过30万,而几乎同样疗效的仿制药在印度药店中却卖2000元,印度山寨药则更是低至500元。

正版格列卫药厂代表穿西装戴名牌手表,在他的眼里只有利益的攫取或被侵害。

另一端的白血病患者群体,是倾家荡产,为了能省点药费,尝试各种仿制药铤而走险。

对于那些患者而言,程勇就是药神,是他们的命。

同样的商品,价格相差几十倍。

明明有治疗方法可以继续活得好好的病人,因为没钱只能等死。




>>>

药和穷




贯穿全片的是两个字:药和穷。

最可怕的不是穷人吃不起药,而是在大病面前,大家都是穷人。

药神的原型,是帮病友买药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陆勇。

2002年陆勇患病的时候,是个企业家。

他吃瑞士格列宁,吃掉了近60万 。

电影里,老年人对警察说,我生病三年,吃掉了家里的房子,吃垮了全家,但我想活,不想死。

“你就能保证自己这辈子不得病?”

因病致贫,《我不是药神》牵动所有人的神经,堪称现实题材神作。


看完《我不是药神》,能做的只有两件事:

1、 挣钱再忙,也要早睡早起锻炼身体,千万别等钱有了,人却没了。

2.、心态再佛系,也要想办法多挣点钱,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,人生的艰难会摆在你面前。



《我不是药神》改编自真实事件“陆勇案”。

电影的主人公程勇是个典型的市井之徒,靠卖印度的“王子神油”为生,穷困潦倒,交不起房租。

机缘巧合的,患慢粒性白血病的吕受益找到了他,告诉他治疗慢粒白血病的仿制药印度格列宁只要500元一瓶,和正版药效一样,而医院里却很贵。

如果从印度偷带回来卖,一定可以赚钱。

生活逼迫着程勇走上了这条冒险之路。

开始他将进价500元的格列宁卖到5000,大赚了一笔后被假药贩子张长林威逼利诱,让出格列宁的代理权。

但张长林慢慢抬高价格,许多病人吃不起药而离世,包括他熟识的吕受益。

当吕受益死去,他重新走上了贩药之路,这次不是为了金钱。

从道德层面来说是同情悲悯,在法律层面来说是违法,在心理上来说则是自我赎罪。

他将500元进价的药以500元卖出,分文不赚。

而后印度格列宁药厂停产,他从药店以2000元的价格购买,却仍然以500元价格卖给慢粒白血病患者。

 

陆勇



无锡人陆勇是名白血病患者,也是一位企业家。

许多白血病患者称他为“药神”,因此他也被认为是《我不是药神》的原型。

2002年,陆勇被查出患有白血病,随后开启他漫漫寻药之路,为自己的同时也帮助病友。

一直觉得自己在做好事的陆勇,2013年竟因涉嫌贩卖“假药”,被警方带走。

之后千余名白血病病友签名为陆勇求情,最终有关部门“撤回起诉”。





创业起步遭“重创”



患白血病,殷实之家也不堪药费重负。

1968年出生的陆勇,住在无锡锡山区,是一个当地比较有代表性的殷实之家。

在他创业之前,他的父亲也有自己的工厂,某种意义上说,尽管不是“子承父业”,也算是“传承家业”。

陆勇的创业之路在两年后遇到了一个当时看来几乎迈不过去的“坎”。

2002年,他被确诊得了“慢粒细胞白血病”,一种国内普遍认为除了骨髓移植没有更好办法的“恶疾”。

但骨髓移植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,在等待的过程中,就靠用药维持。

他说,当时主要服用原厂出产的一款瑞士产“格列卫”。

但这个药物很贵,且只能自费,一年算下来近30万,加上各种检查费,一年费用总要在三十四五万元,对财力和精力都是极大的考验。

我们家当时存款现金也就是100万,但是确诊后的两年里,因为我的病,已经花了70多万。

为了活下去,陆勇和家人遍寻名医,四处打听治疗新方法。

这个过程中,陆勇结识了包括欧洲的很多相同疾病的病友,他们在网络平台上交流相关的信息。



找到廉价仿制药



不忘助人,他成病友们眼中的“药侠”。

因为英语好,与国外网友的交流不成问题。

2004年,他在欧洲的一个论坛得悉了一条消息,韩国有位病友服用了一种印度生产的“格列卫”仿制药,效果相当不错。

之后,一位客户在日本帮他购买了1个月的药量,费用仅4000多元,服用下来效果很不错。

他就根据药瓶上的信息,联络仿制药的生产厂家直接购药。

印度的价格比日本购买的还要便宜,每个月只要3000元,之后陆勇就一直用这个仿制药。

因为自己服用效果不错,热心的陆勇在群内分享了相关的经历,并贴出了用药的检查数据。

有病友联系了陆勇,寻求他的帮助。

“包括单子怎么填,购药的量多少等等,我都帮助他们、指导他们,主要是教给他们自己去买药的办法。”陆勇说。

此后联系陆勇的人越来越多,于是帮助他们,就成了陆勇做“老板”之外的另一项“工作”。

“说实话,我家里条件比较好,自己也开厂,不需要靠这个牟利。所以做这件事,完全是为了帮助病友。”

陆勇说,自己患病后结识了很多的病友,电话联络或见面的病友至少在一二百人,其中80%的人因为这个仿制药而病情得到了稳定,各方面情况不错。

“因为对大家的困境和痛苦感同身受,能够帮助他们是自己的心愿。”如同博客的名字“药侠陆勇”,陆勇觉得自己在行侠仗义。



虚惊一场



他相信自己的遭遇促动了某些改变。

此后的10多年里,陆勇成了国内“慢粒细胞白血病”病友圈的“名人”,也被大家称为“药神”。

2013年底,一位四川的病友,再一次通过网络联系陆勇,寻求买药帮助,但没有收到回复。

信息汇总过来,病友们才知道:当年的11月,陆勇因为涉嫌贩卖“假药”,被警方带走,后被取保候审。

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,没有注册的药物就是“假药”,而病友们通过陆勇的帮助购买到的印度仿制药就属于这一类。

2015年1月10日,取保候审期间,陆勇因“多次传唤不到庭”被警方抓捕,并被湖南沅江市人民检察院以“妨害信用卡管理”和“销售假药罪”起诉。

审理期间,陆勇坚持自己是无罪的。

期间,为了帮助陆勇,一份有千名病友签名的求情信被递交到了法院,希望法院能够对陆勇免于刑事处罚。

所幸的是,依据相关法律法规,检察机关撤回了对陆勇的起诉,法院也对“撤回起诉”做出裁定,陆勇避免了“牢狱之灾”。

“说实话,内心挺受挫的,觉得自己是做好事,结果成了被告!”陆勇说,但来自病友们的那份签名声援,让他非常感动,证明自己所做的事情是“得人心”的。

他还透露说,当时的事情出了后,包括央视的《新闻直播间》、《今日说法》等知名新闻栏目都做了采访和解读。

“我想我的事情,成了一个代表性的事件,促动了某些方面的改变。”



后来



希望电影能为白血病患者带来益处

但那场险些到来的“牢狱之灾”,确实影响了陆勇与病友们的“互动”。

慢慢的,联系他的病友也少了。

他分析,一方面是大家学会自己去购买。

另外,这些年仿制药的价格也下降得厉害,现在一年的药费也就3000元左右,加上相关药品进入医保,病友们有了更多的途径和理由,不再苦苦执着于他的帮助。

陆勇的生活还在继续,从治疗出院后,他就一直没有停止工作,创办的企业现在也蒸蒸日上,不但在无锡有一个工厂,还在新疆建了一个援疆工厂,帮助当地200多人实现了就业。

而他的病情也得到很好的控制,“当然副作用也有,比如容易疲劳,脸部水肿,腹泻,以及皮肤变白等。但这些都微不足道,是可以接受的。”


高于现实的艺术作品将主旨升华到理想的高度,庆幸在一番周折后,一道曙光照进现实。

影片背后的陆勇案引起政府部门高度重视,陆勇获得减刑并提前释放,政府继续推动医疗体制改革,大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人陆续得到有效救助。



中国已19个省市相继将瑞士格列卫纳入医保,并对进口抗癌药实施


8句台词,哪一句戳中了你的泪点?


1、有时间,还是回家看看吧。

2、我不想做什么救世主,我想赚钱。

3、看到他第一眼我就不想死了,我想听他叫我一句爸爸。

4、谁家能不遇上个病人,你能保证你,这一辈子不生病吗?

5、我卖药这么多年,发现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病,穷病。

6、他才二十岁,他就是想活命,他有什么罪。

7、告诉小澍,他爸爸不是坏人。

8、今后会越来越好吧。